在产品经理/数据分析面试时,常常会遇到估算问题,你可能恰好碰到一个自己知道答案的估算问题,但切不可以脱口而出。因为估算类问题中,面试官想要考察的并不是某个准确的结果,而是想考察你拆解问题的思路和框架,看你拆分的时候是否合理或有逻辑,以及自己给出的估算是否符合实际或有相应数据支持。
如果你还不是很熟悉估算问题,那就从一个小故事说起吧。
芝加哥课堂上,费米问学生“芝加哥有多少调琴师?”,学生一脸茫然。费米提示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一些便于操作的小问题,然后鼓起勇气进行猜测和假设”。
可以先想想芝加哥有多少居民?可靠的估算是300万;
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4人;
多少家庭有钢琴?大概三分之一,那么全市大约就有25万架钢琴;
一架钢琴隔多长时间需要调音?平均5年,那么芝加哥平均每年有5万架次的钢琴需要调音;
每个调音师每天能为多少架钢琴调音?4架;
假设他一年工作250天,那么他每年约为1000架钢琴调音。
由此,费米和学生们推测,芝加哥市大概有50位钢琴调音师。
这就是最初费米问题的起源(版本之一),对于一些估算类问题都可以通过费米估算来解决。费米问题本质在于将未知问题拆解为已知问题,通过建模和相关经验给出预估。也就是将复杂的问题拆成简单问题,且可赋予实际意义,如果得不出结论,那就继续拆,直到拆解得到的问题是一个常识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可以将一个未知问题逐步变清晰。为避免估算误差过大,要求在估算的时候使用的估算值必须要有现实数据或者生活经验支持,要符合实际,从实际出发。脱离实际的估算不叫估算,那叫瞎猜。
「神奇」的互联网上对于估算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思路总结,都颇有学习和借鉴之处,对于此类问题,我个人的解题思路为:
1.明确问题:至少要确认好统计口径吧。比如“估算**市学生的数量”,学生的范围什么?包括幼儿园、研究生吗?;再比如“估计上海每年奶茶店的规模大小”,规模大小指的是什么?是销售额吗?销售额指的是只卖奶茶还是包括店内其他甜点等销售额?
2.建立和拆分公式:明确了统计口径后,需要按照分析思路将问题进行拆解,将未知拆为已知,列出公式。此处的分析思路可以考虑供需,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也可以考虑一些边界、上下限等。
进行公式拆分时要注意不要未知拆了还是未知,错用未知来进行估算。比如在估算某地区一家奶茶店一天售出多少杯奶茶时,已经估算出每天喝奶茶的人是8万,不能随口估算说这地区有1000家奶茶店,得出一家奶茶店一天售出80杯奶茶,因为本身某地区有多少家奶茶店也是个未知数,也是需要进一步拆分和寻找数据支持的。
3.合理复查:在得出估算结果后,回答可能并没有结束,需要做的是快速对整个流程进行复查,确保过程中使用数据的合理性,有些估算得到的数字是否违背常识,以及有些特殊的条件或方向是否未考虑到。
给几个案例吧~
案例一:估算下北京有多少个加油站?
(可从供需角度考虑)
首先,明确问题:求北京地区加油站的数量。
然后建立拆解公式,加油站是供给方,而有车一族是需求方,假设市场供需平衡,我们可以从需求方去估算加油站数量。
加油站的数量 = 每天需要加油的车辆数/每个加油站每天可加油的车辆数,接着又可以进一步拆分。
每天需要加油的车辆数与北京车辆数和车的加油周期有关,北京车辆数可以通过北京常住人口数估算得到,北京人口数已知(约2000万),假设每个家庭有4个人,每个家庭有一辆车,每辆车五天加一次油,则每天需要加油的车辆数 = 2000W/4/5 = 100。 当然如果要考虑再细一点,不同家庭人数可以分层,按比例计算,每个家庭车辆数也可以深究,每辆车几天加一次油也可以分层,这些条件及假设,在过程中也可以提出和表明。
每个加油站每天可加油车辆数可以通过加油站加油桩数量,加油效率,作业时间来估算,如每个桩加一次油需要5分钟,每天可以作业14小时,根据时间段可拆为8小时加油桩利用率为80%,另外6小时加油桩利用率为30%,加油站平均有4个加油桩,则每个加油站每天可加油车辆数 = 8/(5/60)*0.8*4+6/(5/60)*0.3*4=392个
据此可以估算加油站的数量 = 100万/392 = 2551个
估算得出结果后,需要进行合理复查,比如独生家庭比较多,一个家庭是否平均是4个人?加油桩的补油时间有未考虑,每天能工作14个小时吗?
案例二:估算某煎饼摊一年能卖多少个煎饼?
(可从上下限考虑)
首先明确问题:煎饼摊为个人经营,且假设每天出摊。
然后建立拆解公式:煎饼摊一年卖出煎饼个数 = 每天卖出煎饼个数 * 每年出摊天数(假设365天),接着拆分,将未知拆为已知。
假设摊主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制作一个煎饼的时间为3分钟(不考虑停下找钱,强制扫码付款),则每天卖出煎饼个数 = 8*60/3 = 160个
据此可以估算煎饼摊一年卖出煎饼个数 = 160*365 = 58400个
估算得出结果后,需要进行合理复查,比如假设的365天真不真实?摊主是否需要午休?每天补充食材的时间有没有算?上厕所时间有没有算?工作时间能达到8小时吗?如果考虑这些,可能一年卖出的煎饼个数就达不到58400个了。
案例三:估算上海理发师的数量?
思路可以有:
理发师数量 = 上海每天需要剪发的人/理发师每天可剪头数(哈哈哈 理发数量)
= (上海人口数/剪发周期)/(理发师平均工作时间/每个顾客需要的剪发时间)
这是个大概的分解框架,也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剪发周期,还有理发是否只包括剪发,毕竟洗剪吹的时间和烫染漂的时间可不一样,价格在那摆着了嘛!
案例四:估计上海垃圾桶的数量?(此处不考虑垃圾分类哈)
案例五:某估算上海奶茶店每年的规模大小?(注意先确定规模指的是什么)
案例六:估计每天从你头顶这边天空飞过的飞机数量?
......还有N多估算题。一般来说,只要在一定框架下,将问题进行拆解,用常识的数据进行说明和支持,自己的假设能和自己的逻辑相吻合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回答,毕竟面试官也不知道头顶上飞过的飞机数真正有多少。
注意:
作假设的时候,尽量避免假设有缺陷,比如分群体去估算,分男女估算等。
估算时,估算是保守还是激进,取得假设值是一个上限值还是下限值?取不同的值会有什么样的差别,结果分别会怎样?
如果可以的话,充分利用你的发散思维,对一种问题,多想几种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避免分布缺陷,此问题多出现在一些群体的估算问题中。
作答的时候要有逻辑性,可以分条分点作答,有的时候123很好用,清晰明了。
最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这种题目考察的就是解题过程,不要慌,用自己思考的解决方法给出解答就可以。
扫码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