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二、IP 数据报的分片
三、IP数据报分片实例
四、IP 数据报首部的固定部分中的各字段
五、协议字段的作用
一、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版本——占 4 位,指 IP 协议的版本 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IPv4)
首部长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 是 15 (以4 字节为单位) 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
区分服务——占 8 位,只有在使用 区分服务 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 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使用这个字段。
总长度——占 16 位,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 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65535 字节。 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最大传送单元 MTU。
标识、标志、片偏移三个字段 用于IP数据报的分片。
标识(identification) 占 16 位,计数器产生, 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在目的地被正确地重装成为原来的数据报。
标志(flag) 占 3 位,目前只有前两位有意义。
MF (More Fragment):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 0 表示最后一个分片。
DF (Don‘t Fragment),意思是“不能分片” ,为 0 时才允许分片。
片偏移(13 位)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 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片偏移以8个字节为偏移单位。
若路由器收到的数据报DF = 1,但需要分片后才能转发,则会丢弃该数据报,并向源点发送一个ICMP终点不可达差错报告。
二、IP 数据报的分片
MTU (最大传输单元): 网络链路能承载的最大分组长度。
当一个IP数据报封装成 链路层的帧时,此数据 报的总长度(即首部加 上数据部分)一定不能 超过下面的数据链路层 协议的MTU 。
不同的链路类型,不同 的MTU。
在网络中,大 IP数据报 被分割为“分片”,即 一个数据报变为几个数据报。
IP协议 提供的一种基于 报文 的传输服务,即发送方发送的是一个报文, 接收方接收到的也应该 一个报文。
“重新装配”仅在最后目的地。
三、IP数据报分片实例
一数据报的总长度为3820字节,只考虑固定首部,MTU=1420字节,需要分为几片?每个分片IP数据报的字段如何修改?

四、IP 数据报首部的固定部分中的各字段
生存时间 (8 位)记为 TTL (Time To Live) 数据报在网络中可通过的路由器数的最大值。
若把TTL的初始值设置为1,就表示这个数据报只能在本局域网中传送。
协议 (8 位)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 以便目的主机的 IP 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
首部检验和(16 位) 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 不检验数据部分。这里不采用 CRC 检验码而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各占 4 字节
五、协议字段的作用
首部协议字段 指出 应将数据部分交给哪个协议软件去处理